学院各工会小组:
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,AI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构人类认知边界与生活方式。为积极响应这一时代需求,推动华文教育创新发展,展现中华文化魅力,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特举办“当 AI 遇上华文”——AI + 华文实景短视频大赛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大赛主题
“当 AI 遇上华文”——AI + 华文实景
二、大赛目的
1.探索AI技术在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领域的创新应用,推动“AI + 华文”的深度融合,为华文教育开拓新的教学与传播模式。
2.以短视频为载体,通过实景拍摄与AI技术结合,生动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、丰富多彩,讲好中国故事、讲好华文故事,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。
3.激发广大师生及短视频创作爱好者的创新热情与创作活力,为其提供展示才华与创意的平台,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。
三、参赛对象
学院全体教职工
四、作品要求
(一)内容要求
1.作品需紧密围绕“AI + 华文实景”主题,可从以下角度展开创作,但不限于这些方向:利用AI技术展现华文教学场景(如智能互动课堂、虚拟中文教师等);通过AI特效呈现中华传统文化元素(如古代建筑、传统服饰、民俗活动等)在现代实景中的独特魅力;以AI 生成内容与实景拍摄相结合讲述中国故事、华文教育故事(如华裔寻根故事、中文学习趣事等)。
2.内容积极健康向上,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,不得含有任何违法违规、暴力色情、虚假不实等不良信息。
3.体现创新性,鼓励运用新颖的AI技术手段和独特的创意视角来诠释主题,展现AI与华文实景融合的独特效果。
4.具有故事性,能够通过短视频情节吸引观众,引发情感共鸣,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华文文化的内涵。
(二)技术要求
1.作品必须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进行创作,如使用AI图像生成、AI 视频剪辑、AI配音、AI特效制作等技术。在视频中需明确标注使用了哪些AI技术及对应的应用环节。
2.参赛需提交成品,视频格式为mp4等常用视频格式,清晰度为1920*1080p或以上,保证画面清晰、稳定,声音清楚。
3.短视频时长控制在3-8分钟。
(三)版权要求
1.参赛作品须为申报者原创且拥有版权,不得抄袭、剽窃他人作品,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。若发现作品存在版权问题,将取消参赛资格,并由参赛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
2.主办方对参赛作品有展映、宣传等权利,作者享有署名权。
五、时间安排
1.作品征集阶段:即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。参赛者需在此期间将作品按要求提交至指定邮箱。
2.初审阶段:2025年10月1日-10月10日。由主办方组织初步筛选,剔除不符合参赛要求的作品,确定进入复审的作品名单。
3.专家评审阶段:2025年10月11日-10月21日。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团队,对进入复审的作品从内容创意、AI技术应用、视频质量、故事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,评选出各类奖项。
4.获奖公布阶段:2025年11月10日起。在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官方网站公布获奖名单。
六、作品提交方式
个人参赛:将作品以“个人参赛-作品名称-姓名-联系方式”命名,发送至指定邮箱lqx@hwmail.hqu.edu.cn。
团队参赛: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,将作品以“团队参赛-作品名称-团队名称-联系人姓名-联系方式”命名,发送至指定邮箱lqx@hwmail.hqu.edu.cn。同时,需在邮件中附上团队成员信息表(包括姓名、性别、所在单位及在团队中的分工)。
七、奖项设置
本次大赛设置一等奖1名、二等奖2名、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3名。
八、注意事项
大赛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。主办方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大赛规则、时间安排等进行调整,并及时在官方渠道公布。
如有任何疑问,请联系大赛组委会。联系人:林青霞,联系电话:6068002,邮箱:lqx@hwmail.hqu.edu.cn。
华侨大学华文学院
2025年6月18日
(一审:林青霞 二审:黄乌密 三审:袁媛)